搜尋此網誌

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

動物的尾巴(雙閱讀+想像作文)

 第八課  動物的尾巴

(111學年度下學期 康軒五下)

圖.文/郭富華老師  五華國小


👏每一屆依學生學習狀況,操作重點真的不同

上一屆的教學紀錄👇

https://fuhuanew2020.blogspot.com/2021/05/blog-post.html




教學前分析

說明文的這一課,重點到底放在哪裡呢?

👉先備:

學生對於說明文的判斷已然成熟,可以放在課堂口頭提問再做確認即可,

👉語教重點 : 內文重點就擺在雙閱讀素養的學習任務。

👏我是這樣做的

1.文本理解上,進行學習任務:尾巴的樣式與功能

2.讀寫上,進行尾巴的替換~換尾巴

這個讀寫設計,放在富華的學習單裡

就是以心智圖及翰林版羅伯特換腦袋文本進行教學

👆富華閱讀理解學習單裡的設計


☝此課部分採用大東國小 張毓仁老師的雙閱讀素養設計,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流程。

閱讀前~暖身

以張郁仁老師設計的動物尾巴猜一猜,引起學生的好奇。

(因為是張老師的設計,所以不方便呈現)

數位載具: Numbers學習單

數位平台 : Padlet互動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Google首頁搜尋

教學步驟 :

1.透過尾巴16個小圖,給予學生任務

先猜一猜,再進行小組合作(數位搜尋),最後上傳

💓引起學生好奇

2.口頭提問引導

文本第一段引出動物物種都有尾巴,樣式功用各異






雙閱讀~動物的尾巴(文本一)

數位載具: Numbers學習單,數位便利貼

數位平台 : Padlet互動牆

紙本:國語課本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學習任務 : 尋找並整理文本中動物尾巴的種類,形狀與功用

活動方式 : 學生個人任務

節次 : 兩節課


教學步驟:

1.學生自學,完成便利貼

2.便利貼筆記 上傳 Padlet  

3.學生互學互評

4.老師統整歸納收束



回家作業1:學習本基礎+挑戰題

(課文提問)學生提出過渡句不懂,富華老師大方回答:那就先空著?

批改作業時,發現一部份學生完整寫出來



回家作業2:習作

習作出現過渡句,學生都寫得出來


過渡句概念導學    習作  ==>   課本+學習本

1.先從學生的習作切入,引出什麼是過渡句

2.再回到學習本上的提問,詢問寫對的學生是如何知道?

原來是在學校寫作業時,就使用ipad搜尋。

💓長期在班上投入數位閱讀,終於出現學習成效。

雙閱讀~如果人類祖先是猴子,為什麼我們沒有尾巴?(文本二)

文本二:如果人類祖先是猴子,為什麼我們沒有尾巴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☝大東國小 張毓仁老師的雙閱讀素養設計文本二

帶著學生閱讀後,以數位便利貼提取訊息


節次:兩節課

教學步驟
說明文的文本,分成三個部分

因課堂時間因素,只帶著學生閱讀兩部分



1.老師說明文本及學習單裡的便利貼
   相互對照

2.說明學習任務

3.個人閱讀,完成便利貼



4.學生互學互評,給予想法及建議


換尾巴~想像作文

發想:這課讓我想起羅伯特換尾巴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,尾巴也是

每一種物種都有專屬自己的器官,功用獨特專屬,如果交換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

教學步驟 :

1.閱讀<羅伯特換腦袋>一文,

Q.羅伯特換了那些人的腦袋?優點及困擾點?

2.你是誰?

想換哪一種動物的尾巴?

這樣的尾巴對你帶來什麼好處?同時也為你帶來什麼困擾?





一寫就順(輕鬆讀自在寫)

  挑戰讀寫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#新竹縣橫山鄉大肚國小 #課堂寫作 課堂作文 如何引導? 作文題材來自於哪裡? 如何讓作文批改變得人見人愛? 說在前 寫作~其實 無固定不變方法, 因為 我們面對的 學生群 及 區域性 不同, 即使版本一樣, 也需要 依班級學生狀況及區域性學生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