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

果真如此嗎? (議論文第二階段)

 第十課  果真如此嗎?

(109學年下學期  康軒五下)


💦錄自己走過的教學,只為自己,擦亮自己💦

......在520學力檢測前斷斷續續努力慢走......




寫在前

議論文又來了,這學期延續上學期的兩篇之後,曾在第三課以正面論述形式再寫一篇,也在那時不斷複習議論文三要素。

第十課以反面論述形式出現,又是一個新開始,

這次特別把議論三要素拉到閱讀前,複習舊經驗

也在預習自學部分,試著讓學生知道:

同一篇故事,不只有一個論點或寓意,是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的



閱讀前--暖身

先讓學生回家自學,但回來後狀況不佳。

1.議論文三要素中只記得論點,論據論證混淆不清。

2.自學三,全班只有2個有對一點點





檢核錯誤,就是下一堂重點

1.議論三要素再補充說明

2.自學任務三: 先閱讀寓言故事,再引導出寓意與本課摘要的重點。


閱讀中--策略

這一節剛好有老師進來觀課,(因為我有宣布,501為全校老師開放,歡迎來觀課)

我沒有特別準備,就是日常課堂。

這一堂課剛好是檢核後的重點引導,分上下半場

上半場:自學任務三--檢核後的引導

1.帶著學生閱讀第二段伊索寓言 旅人與熊」,引導學生抓到重點--

裝死、爬樹有用嗎?

動物學家報告,熊只要有肉吃就好、熊也是爬樹高手。




2.看伊索寓言 旅人與熊」,引導學生發現原本寓意--

患難見真情

3.引導學生思考:同一篇故事,卻有不同的啟示或看法,你發現了什麼?

切入角度會因為自己提出的論點而有所不同,聚焦的重點也會因為自己的論點而有所不同。

這點是很重要的觀念,上學期上過(忘了正常,不用生氣)

這學期再強調一次,反面論述時會用到。


下半場 :  基礎題筆記策略引導

帶著學生用重複的方式,找出反面例子和證明的正確結果。



直飛圖像--二人共學

為什麼說直飛」?

文轉圖之前,會進行「段意主旨」活動,讓學生再一次深入討論文意抓取意義段關鍵詞,

但這課學生們竟然說跳過「相信我們可以」

老師倒是無比樂意。


圖轉文的暖身

議論文的文本內容最好畫出心智圖,也十分容易檢核學生的理解脈絡與邏輯,

圖像雖然不是我這一課的教學重點,但它卻是議論文讀寫前練習架構的暖身。

前一課開始進入圖轉文」,這一課繼續。








圖像一一檢核

這次故意採取一組組檢核圖像的理解脈絡和邏輯,很棒的是

雖然許多組表達方式不同,但邏輯無誤,

全班只有一組2-5段理解混亂,講解後再重新畫一次(第二次正確無誤)

相信學生已經越走越穩了

更相信 文轉圖人人自學 即將可以開始(鷹架即將拆除)










議論文讀寫

(待補)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一寫就順(輕鬆讀自在寫)

  挑戰讀寫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#新竹縣橫山鄉大肚國小 #課堂寫作 課堂作文 如何引導? 作文題材來自於哪裡? 如何讓作文批改變得人見人愛? 說在前 寫作~其實 無固定不變方法, 因為 我們面對的 學生群 及 區域性 不同, 即使版本一樣, 也需要 依班級學生狀況及區域性學生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