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

第六課 沉睡的天空之城(六下)

 第六課  沉睡的天空之城

(110學年度下學期康軒六下)

./五華國小 郭富華老師

 

說備課~文本分析

實際踏上祕魯南方海拔兩千四百多公尺的馬丘比邱遺址。

文體記敘文

主旨認識馬丘比丘,心中產生諸多疑問。引導我們可以從更多角度、觀點看事物。

教學重點:

1.自學引導

2.比較4-6課的旅遊文學角度

3.讀寫結合與統整活動~製作旅遊小書。

💪旅遊小書

可以當做是六年級下學期的一個大課程,

慢慢規劃出自己屬於班上的旅遊小書或畢業小書,當做是六年級的收束。


學習接近尾聲,自學持續增加

課堂重點慢慢轉移到學生的聲音,比例增加

一樣討論,說想法,給回饋


寫作架構討論

這一課在架構上出現三種想法

想法一


想法:

第1段時間點是人潮散去後欣賞,可能是進入城內後再次回到至高點欣賞馬丘比丘全景,

第2段接著介紹馬丘比丘地理位置,及造訪過程路途艱辛。

所以我們覺得1-2段應該是放在第一大段。

接下來我們將文章分成城內和城外介紹

最後7-9會放在一起,是因為第7段提出疑問才有了第8段的百思不得其解,所以7-9段是第三大段。

回饋提問:

可是第7段還在城內,為什麼不放在城內那一大段?

至此展開自己討論結果的守護戰......

該組回:我們不覺得他應該放在城內

回饋組:課文我一手撫摸那磨光的大型石牆...」很明顯告訴我們作者在城內

該組回:沒錯,作者在城內

但是它的重點放在提出疑問,所以我們決定放在最後一大段。


想法二


想法:

第1段和第8段從文句來看,我們覺得是同一個時間點,

有點像首尾呼應吧

中間是在說去馬丘比丘的過程與看到的美

老師回饋:從時間點做大致區分架構,很不錯的想法。



想法三


☝這組居中,想法大同小異




想法:很單純覺得5-8段才是進入馬丘比丘城內遺跡,所以5-8放在第二大段

回饋提問:

第8小段「望著遺址...幾隻羊駝在眼前現身...」再看圖片及老師給我們看的影片,此時的他應該在高高的地方望著這片遺址,所以依照你們的說法,不應該放在第二大段。

這一組竟然被說服了😊


老師總結收束

想法~最可貴

如果這一篇你是作者,你會怎麼安排架構與內容呢?(為班級讀圖課程寫作鋪墊)

學生自學

理解提問已經不是問題,

學生對於提問單的提問,已經可以完美作答,

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,

更可以對其他組別提出深入的回饋或疑問,

該組別也能從文本中找出線索,來回應他組提出的疑問。

💓閱讀前學生作品


💓閱讀中學生作品

文本理解






圖像理解






💓閱讀後學生作品 ~~ 挑戰題

比較閱讀




希望學生透過表格再整理一次,

提到的旅遊景點在世界的重要性?

在旅行中,每一課作者聚焦在什麼地方?

透過文本內容,試著想一想作者想傳達什麼?


旅遊小書+淡水讀圖

(待補)

4月疫情再度升溫,此課程觀望中

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

第五課 馬達加斯加,出發(六下)

 第五課  馬達加斯加,出發!🙉🙊

(110學年度下學期康軒六下)

./五華國小 郭富華老師

 

我思故我在

動人的課堂

可貴的內容

在在因學生思考而啟動

這也是

提問的MAPS課堂迷人的地方

孩子因為思考

口說理由更具邏輯性

寫出來的文字更具深度


說備課~文本分析

踏上世界第四大島嶼~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

文體:記敘文

主旨:認識馬達加斯加奇特物種,及稀有動物正面臨岌岌可危的生態,期待大家落實生態維護。。

教學重點:

1.自學引導

閱讀前運用策略認識四字難詞。(理解)

四字詞入短文。(使用)

2.統整旅遊路線觀察到特殊物種的時間軸


💦💦這課沒特別規劃讀寫,只帶著學生統整作者寫作時的路線跟時間軸。
讀寫規劃為單元統整結合學校及班級活動呈現
有感的寫作列車再次啟動


學習單下載請到 FB社團~就是愛教學

👉👉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2043172322569583


教學紀錄

這堂課我最想記錄的

孩子們的想法

提問單內容都是老師備課時

為學生所預想或想帶給學生理解方向的提問

活生生的課堂

師生激發出的口頭提問引導

往往是課堂精華

不是嗎?


閱讀前  ~  數位搜尋+短文

1.有方向的預測:

讓學生進入數位閱讀搜尋,先了解黃仕傑背景經歷興趣......

再閱讀第1小段後進行預測

💦連結文本內容,在進入文本閱讀時藉由提問引導,思考作者此行最初目的最後的感受與期待


2.短文練習:

運用策略在閱讀前理解四字詞意思,

理解語詞後一定要會用,

從學生短文中可以判斷出是否理解該語詞的意思。



閱讀中  ~  理解+段意架構

這次在口說步驟微調,

個人任務理解文本  👉  小組團討呈現結果    👉     老師全班引導比較          

👉 依學生討論結果口頭提問   👉   學生說理由(為什麼這麼寫,理由想法是什麼?線索在哪裡?)


1.理解文本

帶著孩子理解文本,進行個人任務,

問問自己每一段在說些什麼?重點在哪?如何切分意義大段?.....

2.小組討論架構及主旨

自己先有思考後再進行小組,

討論產出的品質比較好,也比較有大家的想法。




💚💚此次架構剛好出現兩種不同想法💚💚


3.歧異是最好的下一題~~說不同

全班一起呈現討論成果

該有標準答案的就該有答案,

可以有自己想法的,就別規定一定要照老師的想法


分段上,2和5段出現歧異

很好,歧異一出現就是最好的課堂提問



🙉學生學習本





學生心智圖完全自學

自學後,呈現個別學生的作品

說想法說思考方向說呈現方式

👇課堂上大力鼓勵一位慢孩子

努力不放棄的態度值得大家為他喝采鼓掌

瞬間掌聲不斷

他害羞的低著頭微笑

他的思維方式他的呈現,著實令人感動~~~終於懂了









閱讀後  ~  推論及筆記

1.筆記策略

希望學生能一步步學會做筆記

數位閱讀開始,先給予表格上位概念訊息引導,再慢慢抽掉部分上位概念

一步步希望讓學生學會從文字訊息中抓取上位概念

這一課

就是空白讓學生發揮

學生的呈現結果與不足,是我下一題的設計思考方向

👉只有一位提取出絕佳上位概念

慢孩子的作品,她說:想了很久很久💓

👉其餘都是以物種為分類,整理訊息(也是很好)


☝畫的超級認真,仔細看文本所有訊息且依序整理出來






💝可以再慢一點,再給一些小小鷹架引導


2.推論訊息~說不同


課文訊息不同,推論出的旅行最初目的也就不同

有些學生看到第1段,有些學生看到中間段落,有些學生聚焦最後一段






最初 到拉努瑪法納國家公園的目的

可能是探索觀察,也或許是愛上特殊物種,但最終都感受到稀有物種生活環境的危機,

期待大家一起為維護生態盡點力。


讀詩寫詩~四季的頭髮

  小小詩人創作趣-2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說在前 第二節進入四季頭髮引導 設計好簡單的簡報 好好感受12個班級透過引導所給予的激盪 👉每一個班級所帶來的激盪完全不同 這或許是科任老師的驚喜與挑戰吧 課程規劃 對象:四年級 節次:3節課 第一節紀錄 👉 https://fuh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