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

狐假虎威雙閱讀(富華課堂使用)

 狐假虎威

(110學年度康軒版國語第十課)


圖.文/五華國小 郭富華老師

這是富華老師上課時使用的文本,從網路搜尋相關文章進行調整後,給予學生閱讀。

富華老師在班級上的雙閱讀,是日常,

也是在時間夾縫中殺出的一條路,

用此方式增加學生閱讀量,並於課堂上給予策略

有方有法的靜下來閱讀

理解文本已提未提的諸多意涵,

並發展出對事件的觀點。


挑戰題

寓言故事多文本

👀習作


鷸蚌相爭

原文:

趙且伐燕,蘇代爲燕謂惠王曰:今者臣來,過易水。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箝其喙。鷸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!’蚌亦謂鷸曰:‘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鷸!’兩者不肯相舍,漁者得而並禽之。今趙且伐燕,燕趙久相支,以弊大衆,臣恐強秦之爲漁夫也。故願王之熟計之也!

惠王曰:善。乃止。

語譯:

有一隻河蚌正張開殼晒太陽,不料,飛來了一隻鹬烏,伸出長長的喙去啄河蚌的肉,河蚌急忙將自己的殼合上,緊緊的鉗住鷸烏的長嘴。

鷸烏說:「今天不下雨,明天不下雨,你就會被太陽晒死。」 

河蚌也說:「今天不放你,明天不放你,你也會渴死。」 

這時,一個漁夫看見了牠們。因為河蚌和鷸烏誰也不肯先鬆口,誰也逃 不了,於是漁夫就輕輕鬆鬆的把牠們一起捉走了。


南轅北轍

原文:

魏王欲攻邯鄲。

季梁聞之,中道而反,衣焦(卷皺)不申,頭塵不去,往見王曰:今者臣來,見人於大行(路),方北面而持其駕,告臣曰:‘我欲之楚。’臣曰:‘君之楚,將奚為北面?’曰:‘吾馬良。’曰:‘馬雖良,此非楚之路也。’曰:‘吾用多。’臣曰:‘用雖多,此非楚之路也。’曰:‘吾禦者善。’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。今王動欲成霸王,舉欲信於全國。恃王國之大、兵之精銳而攻邯鄲,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也。”


語譯:

魏國有一個人,駕著車要到楚國。

路人告訴他:「到楚國要往南方走你現在是往北,怎麼到得了呀?

那個人毫不在乎的說:「沒關係,我的馬是千里馬,跑得很快,一定沒問題。」

路人急得拉住馬,阻止他說:「方向錯了,你再快也沒用呀!

那個人很不耐煩的說:「沒關係啦,我帶了很多路費,我的車夫本領又高,怎麼會到不了?」說完話,那個人就催車夫趕路,路人也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車子遠走。



緣木求魚

原文:
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
「抑王興甲兵,危士臣,構怨於諸侯,然後快於心與?」王曰:「否,吾何快於是!將以求吾所大欲也。」曰:「王之所大欲,可得聞與?」王笑而不言。曰:「為肥甘不足於口與?輕煖不足於體與?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?聲音不足聽於耳與?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?王之諸臣,皆足以供之,而王豈為是哉!」曰:「否,吾不為是也。」曰:「然則王之所大欲,可知已,欲辟土地,朝秦、楚,蒞中國而撫四夷也。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。」


語譯:

戰國時,齊宣王想稱霸天下。

孟子勸他放棄武力,用仁政征服天下。 

孟子說:"大王動員全國軍隊攻打別國,這是為什麼?"

齊宣王回答說:"為了滿足我最大的欲望。"

孟子問:"您最大的欲望是什麼?"

齊宣王卻笑了笑,不答。

孟子接著問:

"是因為好東西不夠吃嗎?是因為好東西不夠穿嗎?是因為沒有好藝術品看嗎?還是因為侍候您的人太少?"

齊宣王連忙說:"不,不,我不是為了這些。"

孟子說:"那麼,我明白了。您是想征服天下,是不是?

如果是,我看好比爬樹捉魚,是不能達到您的目的的。

"齊宣王說:"會有這樣嚴重嗎?"

孟子說:"恐怕比這還嚴重。

爬樹捉魚,最多是捉不到,不至於有什麼禍害。

如果以武力滿足自己獨霸天下的欲望,不但達不到目的,其後果不堪設想啊!"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history/2kvekyz.html


掩耳盜鈴

原文

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鐘者,欲負而走,則鐘大不可負;以錘毀之,鐘況然有聲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惡人聞之,可也;惡己自聞之,悖也!

譯文

  范氏逃亡的時候,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,想要背著它逃跑。但是,這口鐘太大了,不好背,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。誰知,剛砸了一下,那口鐘就“咣”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。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,來把鐘奪走了,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。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,這是可以理解的;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,這就太荒謬了。

注釋
  (1)范氏之亡也: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,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后,逃在齊國。

  亡,逃亡。

  (2)鐘:古代的打擊樂器。

  (3)則:但是

  (4)負:用背馱東西。

  (5)錘(chuí):槌子或棒子。

  (6)況(huàng)然:形容鐘聲。

  (7)遽(jù):立刻。

  (8)悖(bèi):荒謬。 (8)惡(e):害怕。

賞析

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,不管你掩不掩耳朵,它總是要響的。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,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。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,采取不承認的態度,以為如此,客觀就不存在了,這和“掩耳盜鈴”一樣,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——唯我論的表現。


畫蛇添足


原文:

楚有祠者,賜其舍人卮酒,舍人相謂曰:“數人飲之不足,一人飲之有餘。請畫地爲蛇,先成者飲酒。”
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飲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畫蛇,曰:“吾能爲之足。”未成,一人之蛇成,奪其卮曰:“蛇固無足,子安能爲之足?”遂飲其酒。爲蛇足者,終亡其酒。


語譯:
楚國有個祭祀的官員,給手下辦事的人一壺酒和酒具。
門客們互相商量說:
“幾個人喝這壺酒不夠,一個人喝這壺酒才有剩餘。
請大家在地上畫蛇,先畫成的人喝酒。”
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。他拿起酒壺準備飲酒,就左手拿着酒壺,右手畫蛇,
說:“我能夠給蛇添上腳!”
沒等他畫完,另一個人的蛇畫成了,奪過他的酒說:
“蛇本來沒有腳,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?”
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。
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。




文選自  https://fanti.dugushici.com/ancient_proses/70486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一寫就順(輕鬆讀自在寫)

  挑戰讀寫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#新竹縣橫山鄉大肚國小 #課堂寫作 課堂作文 如何引導? 作文題材來自於哪裡? 如何讓作文批改變得人見人愛? 說在前 寫作~其實 無固定不變方法, 因為 我們面對的 學生群 及 區域性 不同, 即使版本一樣, 也需要 依班級學生狀況及區域性學生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