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

一寫就順(輕鬆讀自在寫)

 挑戰讀寫

圖.文/郭富華老師

#新竹縣橫山鄉大肚國小

#課堂寫作

課堂作文如何引導?

作文題材來自於哪裡?

如何讓作文批改變得人見人愛?

說在前

寫作~其實

無固定不變方法,

因為

我們面對的學生群區域性不同,

即使版本一樣,

也需要依班級學生狀況及區域性學生生活經驗

加以設計。

此外學生手寫能力是慢慢鋪陳,

給予安全的環境,打開孩子們心門,

讓他們在安全環境中慢慢抒發,

予以質的寫作步驟,

一步一步引導

缺什麼就補什麼




👉課堂作文啟航

1.從聯絡簿出發,慢慢讓學生長出能力。
句子長句有感受有情境的小短文,加入短語句型修辭的短文......
一步一步帶著學生進入自在寫的世界。






2.跟著課文長作文。




3.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什麼,就請連絡簿再次神救援。


寫作課例引導
備課時,富華的課堂寫作與教學重點會一起完成。


讀與寫~是從第一堂課就開始鋪陳,
希望透過設計引導,讓課文主題架構成為學生寫作的梯子。

但~所有讀寫設計落實於課堂上就一定會成功嗎?




以下記錄失敗後調整的課例,以及設計重點。



課例一   田裡的魔法師(文本特色)
這一課~超愛
因為第一段出現特別的寫法:
跟著鏡頭從一個點聚焦,慢慢鏡頭拉遠出現人物與環境互動。

👉文本特點:分鏡
👉讀寫練習: 聽力繪圖認識分鏡聯絡簿救援練習寫作

鋪陳方式:
1.聽力繪圖,引入文轉圖
2.聯絡簿神救援:進行寫作分鏡圖轉文練習
3.寫作引導及檢核點批閱


省思:
檢核1.班上分鏡練習,約1/3通過,檢核2.譬喻寫作在閱讀前後學生表現穩定。
因此,收拾心情後再給一次情境再作一次練習
欣希教授說:此時此地彼時彼地,任務轉移學習更穩固。
在火星人這一課的想像寫作,以圖畫方式引導再練習一次「分鏡


課例二  恆久的美(學生經驗)
這一課~很經典



👉文本重點: 觀察  👉  動作摹寫   👉   揣測想法/動作
👉讀寫鋪陳: 
1.暖身:觀察畫作人物動作,練習動作上的摹寫(視覺)
2.閱讀中:讀一讀作者所寫,除了動作上的摹寫外還有什麼?
3.閱讀後小讀寫:習作晚禱



省思:
課堂上練習過後,習作依舊隨意寫。

此時老師不禁懷疑:到底發生什麼事情?跟分鏡出現一樣的狀況。
放下一段時間,心情沉澱後
如果 晚禱拾穗 無法走進孩子們的心,讀寫檢核無果,
那~如果換幅圖會如何呢?

三重大都會公園,是許多三重孩子會去遊玩的地方,
此外任何一個社區公園,應該也是假日好去處,
因此 秀拉 傑克島的星期天下午這幅圖閃過眼前
先不論其畫作創作意圖或背景,
只取其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夏日午後玩耍休憩野餐......

果真,更多學生有感,檢核點一一達成。

課例三  山村車輄寮(檢核點)
這一課~適合來一趟校園巡禮

👉文本讀寫點+習作:擬人句、顏色描寫

👉讀寫檢核:


省思:
帶著ipad帶著學生們進行校園巡禮,尋找六年回憶點。

連結學生六年校園學習經驗,引導寫作架構後
這一課是成功的。

後記
寫作教學
是具挑戰性的
這是最好玩的一點
即使是相同老師教學
不同屆學生
總有不同的引導與素材

富華在五華國小的第二屆與第一屆
一樣的高年級
一樣的版本
教學就有著不一樣的設計引導。
富華紀錄20240512








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

山村車輄寮(時光迴廊)

 山村車輄寮

112學年度康軒國語6下


說在前

透過摹寫,讓車輄寮的山村農耕圖呈現在眼前。

使用摹寫和擬人句,給予大自然更多情感與動作,整個畫面因為文字活了過來。

作者透過文筆,介紹故鄉的景致與童年生活,

六下的孩子即將畢業,對自己求學的校園環境與國小生涯,會如何帶著情感描述

我好奇

也想透過這一課,帶著學生們回顧校園中的記憶。

因此這一課聚焦在

1.時光迴廊的讀寫。

2.使用擬人句。

鋪陳寫作階梯:

第一課是檢核點在摹寫句,第三課檢核點在擬人句。


暖身~複習舊經驗
一開始,透過提問引出學生對於擬人句的認識:給予人的情感動作......
接著
1.個人任務:閱讀文本,使用螢光筆畫出擬人句。
2.小組共學:討論彼此的擬人句,達成共識後分享。



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

把愛傳下去(SDGs)

 第二課 把愛傳下去

112學年度六年級下學期康軒國語

👉110學年度教學紀錄

https://fuhuanew2020.blogspot.com/2022/02/blog-post_27.html


學生群不同,學習後的實踐所感也不同,

我想這就是課堂滾動最美的地方吧💞

💜說在前

備課時問問自己:要繼續使用之前的模式?還是稍作改變,直接將雙閱讀帶入課堂?

這需要勇氣與傻氣。

這一課結合SDGs,透過學習任務帶入脫貧。

把愛傳下去可以有很多種方式,你可以用什麼方式呢?

👉<把愛傳下去>語教重點:

1說明文架構:

🔔已學過,以舊經驗方式結合文本內容作為複習。

🔔搭配習作

2資助陪伴後,如何回饋?

提取訊息。

👀理出語文教學點後,搭配雙閱讀及MAPS課堂,試著完成五節課的教學。


教案說明:

這一課的教案是由東湖國小洪富揚老師設計,

參考前兩節課設計,轉換成班上的五節課,

預計只進行多文本閱讀策略釋放。




學習平台 : Padlet ,  myViewBoard

學習單 : Numbers , Xmind


💖閱讀前~暖身

直接下達 學習任務:如何幫助貧困兒童?

個人任務:1.先在便利貼上寫出自己的想法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上傳Padlet


小組任務:

1.小組討論達成共識,由組長統整後上傳小組成果到Padlet。

2.同時傳到mmyViewBoard,全班進行互學討論。



老師導學:

引導全班思考討論,釋放歸納與分類


💞閱讀中 ~ 基礎提問(口頭)

口頭引導,引出文本重點,搭配習作第四大題深入文本內容,並為心智圖鋪墊。

Q1.家扶基金會的信念是什麼?

Q2家扶幫助了許多孩子,請問這課文本中作者舉出哪兩個人的例子?

Q3是什麼原因,林慶台成為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兒童?

家扶中心用什麼方式幫助林慶台?

林慶台長大後成為牧師,用什麼方式回饋家扶對他的幫助?

👉抓出關鍵:認養陪伴

Q4是什麼原因,林智勝也曾是家扶中心扶助的孩童?

家扶中心用什麼方式幫助林智勝?

林智勝長大後,用什麼方式回饋家扶對他的幫助?

👉抓出關鍵:認養資助

Q5家扶中心的影響?


💓閱讀中~雙閱讀素養

教學後有感:

為了更好,把策略透過教學活動釋放給學生,學習過程與成果無法齊一,這時富華給予的是用自己可以的速度完成任務,記得上傳。(忘記是常態,食物誘因更強)

每位學生吸收的程度差異大,因此會看到小組不同的呈現程度。

理想目標:小組摘要訊息後,進行整合分類,三節課後會出現三種便利貼的整合

現實骨感,只有少少幾組完成,其實這已經是這個班級第N次上這樣的課程,緩慢成長。

但是透過Padlet全班觀摩互學,學生們一定都有往前走一點,下一堂更好更令人期待。

學習任務:如何幫助貧困兒童?

第一文本:   把愛傳下去(課文)

個人任務:
1略讀評估
2詳讀思考
3摘要


小組任務:
1找共識
2整合分類
3提取上位概念(運用老師導學時的引導)



第二文本:  神秘的馬丘比丘

同樣的學習任務與策略步驟
再讀另一篇文本

個人任務:
1略讀評估
2詳讀思考
3摘要

小組任務:
1找共識
2整合分類
3提取上位概念(運用老師導學時的引導)



💞心智圖

透過提問引導及習作習寫後,讓學生試試心智圖產出。

個人任務:1.先在xmind上寫出自己的想法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上傳Padlet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.互評互學














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

過故人莊~自學與讀寫

 第一課 過故人莊

112下學期 康軒國語


👉說在前

這一課,搭配習作與統整活動,進行多文本閱讀及寫作,無敵簡單又完美。

古詩是自學最好的切入點,

透過自學引導詩意,再依詩意圖像引導,詩句自然而然就背起來了。

結合五下秋江獨釣舊經驗,與統整活動一認識律詩,

搭配習作的擴寫,進行詩句擴寫。

完美的五律過故人莊,放在下學期第一課,輕鬆開啟自學與讀寫。

👀語文課堂重點:

1.詩意自學引導

2.統整絕句律詩(搭配統整活動)

3.寫作(搭配習作)

💖語意自學引導

自學~暖身

平臺:學習吧 + Padlet

透過學習吧平台,以書籍方式將詩句給學生,讓學生使用策略(猜測、上下文、析詞釋義)

進行自學。

1.先使用一種顏色將猜測的意思及詩意寫下來。

2.上傳padlet



老師導學

第一步 詩句自學推測引導

老師使用一邊放聲思考一邊提問方式,引導學生使用策略說出詞句意思。

不太懂的字詞句用螢光筆作記號。

第二步 對照注釋解惑鼓勵

整首詩自學完畢後,老師引導學生對照注釋,了解第一步推測的正確性,不對的地方用螢光筆畫起來。


學生自學檢核

平臺:學習吧 + Padlet

檢視自學結果,用另一種顏色的筆並修正。





👉閱讀中~基礎理解題

透過放聲思考的導學後,基礎理解只出四題讓學生自學,

自學後老師以問答方式引導,

學生檢核後修正,上傳Padlet,

再給予全班互學給讚。




👉其實這個動作幫了老師不少忙,學生們會一個個看,有錯立刻被揪出來修正


👉統整絕句律詩(搭配統整活動)

引導重點放在挑戰題~律詩與絕句的整合比較,

讓學生翻到統整活動先閱讀自學,再透過學習單的引導回答問題。

老師進行律詩導學後,學生開始和對自己的答案,檢核修正後上傳Padlet


👉第二篇文本自學(搭配習作)

多文本~自學
搭配習作,再次啟動古詩自學引導,
讓學生自行再練習一次策略,說出已知的詞句意思及詩意。



整合策略引導
以習作的表格,釋放策略,引導學生整合過故人莊送友人

👉詩意擴寫

這課的課堂引導與寫作,從習作而來。

畫詩意就結合寫作一起來。


1.設定這篇作文的檢核點。


2老師課堂引導。

老師直接在goodnotes以課堂筆記方式進行教學引導,

上傳家長及學生親師生Padlet,並分享給學年老師


3.學生課堂寫作。

學生寫作過程中,比較多問題依舊在摹寫句。

不管之前練得多好,也都活用於校外教學上,

學期新的開始總是要再練一次(不管哪一屆都一樣~無限循環)

還好在課堂上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們的問題。














一寫就順(輕鬆讀自在寫)

  挑戰讀寫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#新竹縣橫山鄉大肚國小 #課堂寫作 課堂作文 如何引導? 作文題材來自於哪裡? 如何讓作文批改變得人見人愛? 說在前 寫作~其實 無固定不變方法, 因為 我們面對的 學生群 及 區域性 不同, 即使版本一樣, 也需要 依班級學生狀況及區域性學生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