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(一年級入班)

 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

一年級入班~閱讀課

圖.文/郭富華老師

😁11個班,只記得請第一個班導師協助拍照

說在前

一年級~是我不曾碰觸過的年段,

也是我的夢想,

沒想到以閱推入班方式接觸到可愛的一年級。

但是沒一年級經驗的我

教什麼呢?圖書推動如何導入呢?

帶到圖書館嗎?

好多種想法,直到入班前才決定以繪本出發,連結圖書推動教育。

可愛對話紀錄:

老師,你住富華街嗎?

你爸爸住富華街嗎?

為什麼不取名叫五華呢?

👆很認真的提問



教學活動

繪本: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

教學目的:1.認識書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借還書規範



教學策略:

聽1-I- 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,尊重對方的發言。

說2-I -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。


透過繪本<<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>>,

再加上自己誇張的演技,

繪本+提問+老師誇張表演

帶著一年級小小孩進入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情境中

Q1請告訴莉莉進入圖書館要注意什麼呢?

Q2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莉莉快速找到書?

Q3閱讀123

閱讀1:使用書插安靜閱讀

閱讀2:借書時蓋章排隊借書

閱讀3:還書時有三個狀況

短短一節課,引導孩子們用完整語句說出想法

仔細聆聽,同學說過的不能再說。








  


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

當摘要遇見理解監控2

 當摘要遇見理解監控-2

圖.文/郭富華老師

文本/康軒版四年級閱讀階梯  種樹的人

👉 當摘要遇見理解監控1 

 https://fuhuanew2020.blogspot.com/2024/10/blog-post_20.html


O.S悄悄話

第一次當科任,不斷調整節奏,決定將教學內容及流程,盡量只設計20分鐘/一節,以因應各班臨時狀況。

班控很重要,但一星期只有一節課,來去匆匆,有時很無奈。

順利的班級就多深入引導,不順利的班級20分鐘剛剛好。

教學紀錄

第二節 

教學目標:4-6段

策略:理解監控 👉評估👉摘要

一 閱讀前~恢復記憶

1.提問喚起記憶。

Q.1-3段告訴了我們什麼?(種樹的原因)

2.直接傳達這節課將進行兩個活動。

二 閱讀中~種樹行動

1.有目的的閱讀與評估

個人自學,先閱讀一次4-6段,圈出布菲耶的[種樹行動]。


2.教師放聲思考。

以第四段為例,透過斷句與摘要策略,找出種樹行動。



3.小組合作。

→討論核對彼此想法,達成共識。

→寫在便利貼上。






→拍照上傳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☝最後一個班使用白板




因應各班狀況及上課時間,部分班級調整成白板以呈現討論結果。

最後一節,以白板代替便利貼,省掉ipad不熟及收回的時間。



第三節 

教學目標:7-8段

策略:理解監控 👉摘要

一 閱讀前~恢復記憶+預測

1.提問喚起記憶。

Q1.1-3段告訴了我們什麼?(種樹的原因)

Q2.知道布菲耶種樹的原因後,接著作者在4-6段告訴我們什麼?(種樹的經過/行動/過程)

Q3.猜猜看,接下來作者會跟我們說什麼?(種樹的結果)

2.直接傳達這節課將進行兩個活動。

二 閱讀中~種樹影響

1.互學與修正。

練習用愛心說話:

👉請學生上Padlet,觀摩同學小組的種樹行動,給予回饋。

提醒:如果覺得{字太多},可以換個說法=>可以抓取重點,更清楚。

👉以留言方式修改,讓自己的種樹行動抓取重點更完整。

提醒:沒有完全的標準答案,只有更完整。





2.引導第7段。



👉提問Q.布菲耶留給後代最珍貴的禮物是什麼?為什麼?

學生舉手回答:樹木./水/森林/有生機的高原/生命圈......





👉兩人一組討論後,上傳答案






說在後

這一課用了3次課程

傳達了

👉斷句/意義段意

👉摘要策略

比起上次的課程,感覺學生又進步了一點


             

讀詩寫詩~四季的頭髮

  小小詩人創作趣-2 圖.文/郭富華老師 說在前 第二節進入四季頭髮引導 設計好簡單的簡報 好好感受12個班級透過引導所給予的激盪 👉每一個班級所帶來的激盪完全不同 這或許是科任老師的驚喜與挑戰吧 課程規劃 對象:四年級 節次:3節課 第一節紀錄 👉 https://fuh...